吕建新
◆导师基本情况
1.外科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2.邮箱:jxlu313@163.com
3.指导专业:医学技术,基础医学
◆研究领域
1.线粒体疾病分子诊断
2.肿瘤(线粒体)代谢调控
3.分子标志物挖掘与应用
◆主讲课程
1.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检验
◆教育和工作经历
1.教育经历:
本科:杭州大学生物学/生物化学
研究生:中南大学外科学博士
博士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医学院检验医学
工作经历:
1985-1987,杭州大学生物学系助教
1987-2016,温州医学院/医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学术任职
1.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教育学组组长
2.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委
3.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药食同源代谢调控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教学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氧化磷酸化复合体功能缺陷型线粒体病的精准诊断防治分子标志物研究(2019--2023)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项目:儿童线粒体脑病诊断标志物的挖掘及代谢调控机制研究(2023--2026)
3.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与产品研发(2021--2021)
◆代表性论著
SERAC1 is a component of the mitochondrial serine transporter complex required for the mainten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2, 14, eabl6992. 18/18(通讯作者)
A membrane arm of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sufficient to promote respirasome formation. Cell Reports, 2021, 35, 108963. 15/15(通讯作者)
β-Catenin induces transcriptional expression of PD-L1 to promote glioblastoma immune evasion. 2020,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17(11), e20191115. 18/18(通讯作者)
mtDNA Haplogroup N9a Increases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by Alter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Intracellular Mitochondrial Signals. Diabetes, 2018, 67:1441. 10/10(通讯作者)
The protein kinase activity of fructokinase A specifies the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tumor cells by phosphorylating p62. Science Advances, 2019, 5:eaav4570. 13/14(共同通讯作者)
GRP75 Regulates Mitochondrial-supercomplex Turnover to Modulate Insulin. Diabetes, 2022, 71:233-248. 14/15(共同通讯作者)
Serine active site containing protein 1 depletion alters lipid metabolism and protects against high fat diet-induced obesity in mice. Metabolism, 2022, 134. 16/17(共同通讯作者)
◆成果奖励
2023年,代谢酶和代谢小分子的非经典功能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与智能筛查的研究及其应用,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线粒体功能障碍在母系遗传性高血压和聋病中的治病作用机制研究,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011年,铁硫簇合成机制与铁硫蛋白功能及应用研究,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授权专利及转化
1.一株检测铜的大肠埃希氏菌 中国发明专利 ZL0087755.4 1/4
2. 一种检测水体中重金属铜的微生物学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0087794.4 1/4
3. 一株检测铅的大肠埃希氏菌 中国发明专利 ZL0842309.5 1/4
4. 一种检测水体重金属铅的微生物学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0842214.3 1/4
5. 一株检测镉的大肠埃希氏菌 中国发明专利 ZL0842190.1 1/5
6. 一种检测水体重金属镉的微生物学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0842170.4 1/5
7. 一株检测砷的大肠埃希氏菌 中国发明专利 ZL0842320.1 1/5
8. 一种检测水体类金属砷的微生物学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0842289.1 1/5
9. 一种构建Serac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0417649.3 1/6
10.一种对氧化还原循环反应剂敏感的报告菌株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0133184.3 1/3
11.双功能大肠杆菌及其用途 中国发明专利 ZL1492296.8 2/5
12.用于同时检测线粒体DNA A1555G和C1494T突变的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0223263.8 2/8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金华路120号 杭州师范大学金华路校区1号楼
电话:0571-28865537 邮箱:linchuangyixy@hznu.edu.cn
版权所有 © 2021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